全球碳减排的主流趋势下,光伏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当然,驱动行业持续向前的不变动力唯“效率”二字。从BSF(常规铝背场)到PERC(钝化发射级和背面),光伏电池效率提升至24%左右,组件功率更是飙破600Wp。而进一步升级,下一代电池技术备受关注。
当下,被业内首肯的具备商业化量产前景的电池技术非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和HJT(异质结)莫属,资本市场爆炒的同时,大规模产能快速落地。不同的技术赛道将带来不同的故事,那TOPCon、HJT两大阵营中都有谁呢?
超140GW扩产来袭
在光伏市场前景被无限放大的同时,产能扩张顺其自然成了各大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及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从2020年至今业内一浪接一浪的扩产潮可见一斑。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跟踪公开信息,2020年硅料端扩产26.9万吨、硅片端扩产313.6GW、电池端扩产317.82GW、组件端扩产307.07GW。2021年上半年,硅片再扩222GW、电池片109.9GW、组件58.5GW。
而随着主流电池技术PERC逐渐接近效率“天花板”,围绕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产能布局也成为光伏扩产潮中的重要一环。
从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的公开数据来看,目前企业最为热衷的N型电池技术当属HJT,2020年至今,开工及规划产能已高达126GW。
梳理布局企业,不难发现的是,HJT尤被设备企业及跨界企业所热衷。如设备商必威betway888分别与爱康科技、润阳集团合作推进HJT电池产能扩张,异质结整线设备及服务商钧石能源更是与浙江舟山签下80亿元的10G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落地协议。
“跨界者”山煤国际、明阳智能、欧昊集团、金刚玻璃等同样将HJT作为光伏技术首选,其中山煤国际10GW的异质结产能计划一经流出便助公司股价触及涨停。明阳智能则预计2025年异质结电池的市场空间将在2300亿元以上。
此外央国企加速抢占异质结赛道。除绝对拥笃晋能科技外,国投电力、国家电投、华润电力等也纷纷加码异质结电池组件,继下游电站开发外继续突袭上游制造。今年以来动作频频的还有成立于2020年7月的安徽华晟,系宣城开盛建设投资集团下属的国有控股公司,“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10GW的HJT电池及组件生产线。
而业内组件制造企业布局HJT产能的则包括东方日升、中利集团、嘉寓股份、爱康科技等。猛进的当属爱康科技,据企业通报,未来五年将在江苏泰州、浙江湖州、江西赣州打造20GW高效异质结电池、组件制造实体。
据悉,HJT电池技术的优势在于工艺制程短,仅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制备、电极制备四个步骤,但最大制约在于产线设备须全新投入,此前异质结电池进口设备约为8-10亿元/GW,2022年GW设备投资有望降至3-4亿。“这也是目前HJT领域由新进入者主导的主要原因,没有老旧产能拖累,HJT的另一大优势是未来与其他技术的叠加可能性。”某一线制造企业技术人员介绍。
2021年8月,福建钜能电力宣布,经TUV北德公司检测认证,其量产线上打造出最高转换效率达25.31%的异质结电池,刷新了量产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纪录。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王文静在公开会议上介绍,2021年底HJT电池产能约3GW,2022年有望提升至10GW左右,现有HJT电池效率有望提升至24.5%-25%。
与HJT比肩的另一大潜力N型电池技术则是TOPCon。今年5月,晶科能源TOPCon电池认证后的效率达到25.25%,创造了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电池效率世界纪录。TOPCon电池的理论效率上限高达28%以上,且优势在于可与现有电池产线融合,产线升级成本较低。
根据公开信息,2020年至今,包括中来股份、国家电投、聆达股份、无锡尚德等在内的企业发布了超18GW的TOPCon电池组件扩产计划。
TOP级电池组件企业谨慎推进
事实上,无论是HJT亦或TOPCon,尽管规划产能可观,但目前仍无法撼动PERC电池技术的主流地位,核心逻辑即性价比。
据天风证券测算,2021年PERC电池成本约0.614元/W,而TOPCon和HJT分别为0.672和0.703元/W,到2022年HJT成本将低于TOPCon,但仍高于PERC。
性价比优势仍未凸显之前,对于下一代技术,电池组件龙头企业大多保持谨慎态度。
从电池端来看,通威股份加速推进HJT、TOPCON等新技术研发进程。通威2019年已建成400MW异质结试验线,今年新建1GW异质结中试线。2021年7月16日,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1GW异质结电池项目第一片电池片下线。
爱旭股份对IBC、HJT、TOPCon、HBC、叠层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并在各个技术路线上均有突破,特别是新型ABC电池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目前,爱旭ABC 产品实验室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5%,最高转换效率已达到26%,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后可以建成约300MW的ABC电池量产线以及约500MW的ABC组件研发线,2022年一季度可批量供应ABC电池产品。
作为电池技术的最终“打包方”,组件企业对新技术推进仍以中试线为主。
隆基于今年6、7月相继宣布刷新N型TOPCon电池、P型TOPCon电池、HJT电池效率记录。今年SNEC展会,隆基重磅推出首款TOPCon双面组件Hi-MON,量产效率22.3%,功率达570W。最近更有消息流出,隆基或将布局10GW的TOPCon电池产能,但这一消息并未获得隆基内部人士的认可。
天合光能财报显示,其TOPCon电池实验室可量产电池效率达到24.5%,新建了500MW的210mm×210mm大尺寸TOPCon电池中试线;HJT方向,天合正在进行210 HJT组件认证,已完成HJT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此外,天合聚焦高效钙钛矿/N型晶硅叠层电池,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不断提升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以实现新突破。
晶澳科技目前拥有100MW的TOPCon中试线,N型高效电池中试线转换效率稳定在24%。与此同时,晶澳披露,其研发中心正在积极准备异质结高效电池的中试线,预计将在今年末或明年初陆续试产。
晶科能源于今年SNEC展会展出N型TOPCon叠焊透明背板组件,组件功率625W,转换效率22.86%。在媒体采访中,晶科能源进一步透露,其N型TOPCon已经具备GW级产线,量产转化效率达24.5%。
阿特斯于2020年开工建设250MW异质结电池中试线。东方日升2021年年中报透露,公司Topcon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4.41%,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4.62%,异质结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2.41%。
不难看出的是,TOPCon or HJT,目前龙头企业仍保持“双手准备”,最终谁将率先大规模量产,性价比乃唯一“敲门砖”。
(文章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